現在的品牌大廠,譬如像Google、Apple或者是Nike,他們曾經也是代工廠或是資訊公司,可是撐了好幾年才轉成品牌商,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觀「Deliver to the world」三年、四年、五年之後這個還是我的價值觀嗎?我還是想做這件事情嗎?所以做品牌一個很大的關鍵你要想的是這個價值文化,在很多年後是不是還會持續同樣的價值觀,還是我的價值觀是會隨波逐流?
一.品牌是全面都要顧到
其實很多的企業做品牌,第一個想到是logo,但其實品牌是「logo、價值觀、個性、TA」這4個項目的集合,而我建議logo是最後面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TA定位好,沒有定位的很細、精神象徵,故事結構沒有出來,logo會沒有辦法定位顏色,每一種個性都會有相對應的顏色,譬如說他個性定位出來他就是卓越想要革命,那可能是某一種紅色系所以其實基本上,他那個顏色是可能15個紅色的PANTONE的某一個,很多客戶到最後幫他品牌定位完原本的logo都要大改,因為原本過去幫他設計的設計師,沒有跟國際對表的。
二. 文化上的認知錯誤
其實我不建議每一個企業主都一定要做品牌,雖然品牌很誘人可是做品牌之前你一定要想看,我有沒有找到我在哪個定位,因為像我自己是因為我自己有創業,我自己有做到品牌所以我會去讓品牌這件事情把它變成我的實戰經驗,別忘了品牌是你的企業、團隊跟創辦團隊的延伸,如果我們的創辦團隊沒辦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再聽再多的顧問講對方法論都是沒有辦法延續的
三. 品牌必須經過市場的回饋
我遇過一個老闆,想要做珍珠做鑽石,想要跟市場表達每一個鑽石的價值觀在哪裡跟每一個鑽石的個性在哪裡,可是呢他的TA要找一群氣質優雅的貴婦,我就跟他說其實你很想做這件事情,你也肯定確定要做這件事情,可是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落差是,我們撐不撐的起這個舞臺,如果我們撐不起這個舞臺,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是忽略掉市場感受的,那你就很難去真正確切的,很有底氣的講說,沒錯就是要這個TA
所以其實我們在做品牌上面,自己是要佔百分之六十,可是百分之四十,再我們還沒還沒成名之前,你不能完完全全做自己,百分之四十是要經過市場的回饋的
品牌轉型應該怎麼開始,你可以參考以下四個步驟,重新找尋一次品牌的定位,看看哪些部分不一樣了?哪些部分有錯誤的認知?重新再找一次會更清楚方向,未來才能走得長走得遠